農產蔬果產銷問題 錢是解決良方
2021-03-03
鳳梨外銷大陸叫停,農民恐慌,各界掀起搶救行動,政府再度強調農業行銷的國家隊,將建立完整的國際銷售管道。
有國家隊出馬,這針強心劑,何愁外銷管道不會暢通無阻。
「國家隊」乍聽之下絕對是菁英中的精英,南征北討,雷厲風行,必定橫行無阻,只不過國家農業行銷隊成立五年,何以時至今日農產蔬果外銷門戶還是十分狹窄,以致需要農委會經常性撥重金,推出各項救助和補助方案,用錢解決產銷問題。
農產蔬果產銷問題去年補貼之後、今年依然持續補破網並非新鮮事,「補來補去」農業體質怎會如此虛弱,今年的屏東特產鳳梨不是嗎?農委會表態拿出十億解決問題,以及各地均可種植菜王高麗菜怎會倒地呢?
細數農委會去年推出農業大補貼,啟動包括高麗菜、柑桔、鳳梨、香蕉、芭樂、火龍果、芒果、檸檬、文旦、麻竹筍、生食甘蔗等收購或補貼,以及豬肉及大宗養殖魚產銷進行產銷調節,這些項目超過三分之二都與屏東縣有關。
政府啟動補貼旨在照顧農民,卻也說明農民鋤禾日當午,揮汗種植無利可圖,甚至血本無歸,農村經濟深受影響,否則怎需要政伸出援手呢?
鳳梨是屏東縣產,栽種面積全台之冠,去年表現似乎不太理想,到了五月生產旺季交易價格就滑落,反應出產銷出了問題,生產旺季,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疲軟不會有意外,如果外銷國能增加,外銷數量提高,能貨暢其流,國內市場怎會有消化不良問題呢?
何止是種植鳳梨農民發愁,種植高麗菜農民也哀號,甚至跌欲哭無淚,日前屏東地區種植高麗菜農民為節省僱工開資,開園供民眾採擷,偌大一顆粒十元,菜王高麗菜,菜金變菜土。
高麗菜價格滑落,儘管尚未探底,卻是到了無利可圖之境,菜王倒地,其他蔬菜交易格怎會理想呢?
屏東縣是蔬果主要產地,多項水果、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均高居全國之冠,優質水果蔬果具有高度競爭力,奈何產銷失靈,優質蔬果反而讓農民有憂愁之感。
難怪農民經常掛在嘴邊「農業沒三年好光景」,農業發展靠天吃飯,去年讓農民眉開眼笑的蔬菜、水果,明今年可能變成欲哭無淚的「輸」菜,產銷失衡無法解決,天災還是人禍?
農業國家早就成立,並非目前鳳梨外銷遇到問題才亮出「國家隊」這個組織,農民經營產業技術絕對是全球頂尖,生產的農民獲得應有利潤,農村經濟一蹶不振,豐收時往往形成供過於求,交易價格重挫,經營者情何以堪,只要產銷出了問題,農委會提出的策略必定「錢」是萬能的,拿出人民納稅血汗錢,展開收購與補貼。(記者/葉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