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懂新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021-03-02

大陸一道「禁鳳令」,就把台灣搞得雞飛狗跳。
蔡政府祭出十億元,要救鳳梨農。
台灣鳳梨輸往大陸,每年近四點二萬公噸,約值新台幣十五億元。
如果扣掉包裝、運輸、舖貨等成本,政府花十億元救農民,幾近可買下銷往大陸的鳳梨。
台灣鳳梨,因被大陸海關檢出介殼蟲,因此遭禁入。
接下來,台灣銷陸的檳榔、釋迦鳳梨、蓮霧、芭樂、棗子,是否會遭禁入,果農正剉咧等。
蔡政府發起「吃鳳梨,救農民」,鼓勵國人多吃鳳梨。
副總統賴清德估算過,四點二萬公噸鳳梨,約有三千多萬顆,每人每年多吃一、兩顆,就能把鳳梨問題解決。
名嘴更天才,指稱每人每天吃十八公斤鳳梨,四點二萬公噸鳳梨不消兩週,就能消化掉。
須知,台灣生產的鳳梨,甜度高,好吃,偏偏多數國人年事已高,且血醣普遍偏高,不宜多吃甜鳳梨。
更何況,人的胃,容納有限,每天吃十八公斤鳳梨,可能嗎?
媒體人董智森指出,柯文哲曾說洪仲丘的死,是被灌入八公升的水,已被認為說法太誇張。
如今名嘴鼓勵國人,每天吃十八公斤鳳梨,比柯醫生的說法,更難說服人。
他指出,台灣九成媒體,九成五網路,全挺蔡政府,眾口鑠金,就能積非成是。
大陸媒體揶揄,禁止些微的鳳梨輸入大陸,又不是打出什麼牌,就把民進黨「當局」弄得呼天喊地,台灣有什麼本錢來破壞兩岸關係?
台灣經濟靠外銷,目前最大的外銷市場就在大陸,約占出口的四十三點六趴,每年從大陸賺進一千四百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四兆元。
小董認為,蔡英文執政五年多,其中四年,跟著美國川普總統在羞辱大陸,早把兩岸關係全搞砸。
執政的民進黨居然稱,台灣對陸貿易,出現大額順差,是因為他們需要我們。
如今,他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禁鳳令」,就讓台灣忙亂難應處了,更遑論其他。
小董慨嘆,台灣是個恩將仇報的社會,鳳梨最大產地,在高雄市的大樹。
以前韓國瑜任市長時,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各種水果,大量銷往港澳和大陸。
唯偏偏多數人不要如此過日,用選票把韓市長罷免掉。
改選市長,大樹人有七成五六,票投陳其邁,如今鳳梨銷不出去,該怪誰?
蔡政府喊出:「吃鳳梨」(圖中央社),就真能「救農民」嗎?
柯文哲前幾天說,台灣只剩意識形態,只想執政掌權而已。
正因為台灣太政治,官方無法解決鳳梨輸陸問題,民間有辦法處理,但動輒被扣上違反國安法的大帽,以致無人願出頭。
蘇貞昌自詡:「有政府,會做事」;拿出本事,解決問題,人民才會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