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種 嘉藥發現墾丁新蛇鰻
2021-01-21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教授黃大駿實驗室團隊接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進行滿洲鄉港口溪調查,在中游原始棲地河段發現新種龍口蛇鰻,此項結果預計將投稿且發表於動物分類單元Zootaxa期刊,不僅可為臺灣學術界在國際發光,也可喚起國人對墾丁區域等環境保育的關注。
嘉藥廿一日公布該研究成果指出,該蛇鰻經經海洋大學教授陳鴻鳴團隊中的博士生邱詠傑,以形態特徵分類與核苷酸序列資訊分析後,為未命名描述的新物種,歸屬於蛇鰻亞科(Ophichthinae)下的龍口蛇鰻屬(Lamnostomasp.)。
●與坊間說的土龍類似
這次發現的「龍口蛇鰻」,與坊間常說的「土龍」頗為類似。台灣目前共紀錄有二十四屬六十九蛇鰻,多以海洋為棲息地,棲息在淡水環境的並不多。
黃大駿教授表示,由於蛇鰻科大多棲息於底質中,僅露出前鼻管、吻部及眼睛,並利用伏襲式的掠食方式,以小型魚類及蝦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水質好壞與食物是否充足都將影響生存條件,而這尾新種蛇鰻在港口溪被發現,可以顯示溪流生態穩定健康。
●港口溪水生生物一小部分
調查團隊也表示,這隻新種蛇鰻可能只是港口溪許多未知水生生物研究裡的一小部分。
目前研究中還發現有沼蝦及米蝦等許多尚未正式發表或記錄的種類存在於港口溪,同樣也是相當令人振奮的發現。
黃大駿教授表示,台灣仍有許多的新物種有待發現與確認,確認新物種需要歷經嚴謹的認證過程,但是許多新種往往在研究階段可能就已經消失,這隻淡水域中的龍口蛇鰻仍有許多方面知識是未知的,仍然需要積極環境保育,避免過多人為干擾,以免又成為下一例還沒命名就消失的物種。 【記者黃鐘毅/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