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小黨施展空間有限
2021-01-19

民主政治也是政黨政治,政黨靠著龐大組織吸收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支持者壯大勢力,沒有執政過的在野政黨,發揮受到侷限,拓展空間狹隘,當選公職人員比例偏低。
以六都市長選舉來說,除了台北市長柯文哲之外,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五都市長不是民進黨便是國民黨。
柯文哲二○一四年第一任台北市長,完全拜民進黨禮讓、太陽花學運、白色力量崛起,狂贏國民黨連勝文二十五萬票,二○一八年柯文哲競選連任,民進黨提名姚文智參選,柯文哲小贏國民黨丁守中三千票,沒有龐大政黨組織選舉多麼艱困。
二○二二年縣市長選舉,各政黨進行布局,國民黨以現任立委蔣萬安呼聲最高,民進黨不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即是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志在下屆區域立委,不會競選台北市長。
柯文哲有意交棒副市長黃珊珊,媒體訪問柯文哲,黃珊珊是否加入民眾黨,扛起民眾黨旗幟參選台北市長,柯文哲坦承,民眾黨是小黨,黃珊珊若接受民眾黨徵召參選台北市長,當選機會不大,無黨籍候選人身份,海闊天空,機率較高。
台灣的政黨政治類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國民黨曾經是長期執政的政黨,一九九六年實施總統直選,兩千年陳水扁當選總統,開啟兩黨輪流執政大門,而台聯、親民黨、新黨,包括柯文哲的民眾黨,都是小黨,在國民黨、民進黨夾縫中求生存,發展空間十分有限,柯文哲不希望黃珊珊披掛民眾黨戰袍競選台北市長主要原因。
台灣實施民主選舉,一直處在國民黨及民進黨輪流執政狀態之下,柯文哲卸下台北市長,布局二○二四年總統選舉,而以柯文哲眼下的民眾黨實力,當選總統機會不大,二○二二年縣市長選舉,仍將是國、民兩黨天下,民眾黨、時代力量有意在各縣市物色適當人選,但因為當選機會不高,人選物色困難重重。
柯文哲坦承,競選二○二四年總統,志在拉抬民眾黨政黨選票,增加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席次,不敢奢望當選總統。(井底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