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一波波 防蓮霧病害找上門
2021-01-15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十六日又將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除造成低溫外如果遇零星降雨,環境濕度偏高,蓮霧黑腐病、果腐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恐隨之發生,高雄農改場提醒農友除防寒措施外,同時也要注意病害防治,以確保果實品質與收益。
高雄農改場表示,蓮霧自然發育的花期介於三至五月,果實採收期介於五至七月,由於該時期易有連續降雨,影響蓮霧品質,因此高屏地區蓮霧栽培多經產期調節至十至四月間採收。不過,近年南部偶有發生冬季降雨,下雨高濕時常可發現套袋後果實受到黑腐病、果腐病和炭疽病菌危害,導致大量落果。
蓮霧發生病害感染時可產生大量孢子,除感染果實外,也可殘存在枯枝落葉,若遇雨水飛濺傳播,會順著果柄滲入套袋內引發病害。為防範蓮霧病害,農友務必作好清園工作,隨時清除罹病枝條、落葉及落果,套袋時應選用「新袋」,並仔細將袋口包覆完全,以減少雨水滲入將病原菌帶入,另應適時進行植株修剪,使果園通風良好,不僅可減少病害發生,也有利於藥劑防治作業。
場長戴順發進一步指出,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時應對症下藥,並輪用不同作用機制藥劑,以避免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此外,選用能同時防治多種病害的藥劑,可節省用藥並增進防治效率,例如三十九點五%扶吉胺水懸劑,或六十二點五% 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可同時防治黑腐病、果腐病和炭疽病;三十八%白列克敏水分散性粒劑則可同時防治果腐病和炭疽病。【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