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新型救難艦 台船得標
2020-12-03

圖說:台船公司負責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艇。 記者朱獻潀攝
國防部決標公告新型救難艦建造案,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為得標廠商,這是繼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之後,再次為海軍打造軍用艦艇,證明台船全力支持國艦國造政策的決心。
新型救難艦建造案總金額新台幣二十九億七千五百一十六萬元,台船規劃由高雄廠負責建造,預定簽約後三十二個月內完成交艦。
國防部在一一○年度公開預算書中指出,新型救難艦將擔任海軍艦艇海上遇險救難、拖帶,及大型無動力載臺(浮塢、大型靶船、工作平臺等)海上拖帶任務為主,協助其他公務單位及民間船舶海上救難、聯合搜救及人道救援任務為輔。
為此,本型艦採用整合電力推進系統及兩套可變螺距螺槳推進系統,動力來源為五部柴油發電機組搭配兩部交流感應推進馬達於正常運作時提供推進動力,同時配置有伸縮式全向推進器,可於緊急時提供推進動力。
為提供深海救援、打撈能力,本艦搭配水下無人載具,該載具設計潛航深度五百公尺,搜索範圍一百公尺,前進速度每小時三海浬(約五點六公里),可抗每小時二點五海浬洋流(約四點六公里),酬載能力三十 公斤;另配備開放式潛水鐘,最大潛深約九十公尺,作業海況四級,可容納三人,配置一組導向配重,具備與潛水控制站通訊之能力。
為能在海上維持定位實施救援,本艦配置符合國際海事協會動力定位附加標誌DP1要求之動態定位系統。另,配置拖帶裝置,具有在風速每小時二十一海浬(約三十九公里)時,拖帶速率每小時六海浬(約十一公里),對十萬噸級商船實施緊急拖帶以及被拖之能力。
台船近年戮力轉型,積極搶攻國艦國造、公務船標案,目前手上訂單除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外,尚有海巡署一百噸級巡防救難艇十二艘、一千噸級巡防艦六艘、四千噸級巡防艦四艘,以及關務署一百噸級巡緝艇四艘,加上潛艦國造原型艦開工,未來更將進而爭取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業務,挹注整體營收,冀望台船光榮再現。【記者朱獻潀/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