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不明朗 陸加強全球外交布局
2020-11-30

圖說:中美關係不明朗,大陸正同時加緊了東協、歐盟、日韓等三個方向的外交準備。圖為2012年拜登與時任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於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中美省州長見面會中會面。(中央社,中新社提供)
美國選出新任總統,中美關係即將進入新階段。有分析表示,大陸正同時加緊了東協、歐盟、日韓等三個方向的外交準備,即便中美完全脫鉤,也要確保大陸的外部境況不會太糟糕。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三十日刊出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半島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員曹辛的文章。他在文中表示,過去的一週是大陸外交異常活躍的一周,大陸提前布局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
就東協方面而言,繼不久才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二十七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大陸—東盟博覽會上再次表達了三點重要意向:大陸希望RCEP儘早生效、大陸也願與東盟各方推動雙方產業供應深度融合、大陸在新形勢下將東盟列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建設更為緊密的大陸—東盟命運共同體。
分析說,大陸領導人提到的雙方產業鏈和供應鏈深度融合,是預先為中美脫鉤或者大陸受到封鎖做準備,希望屆時大陸國內被切斷的產業鏈可以通過與東協合作重新連接上。
對於日韓,除了北韓核問題需要得到穩定外,大陸主要的重點仍在日本。
大陸政要上週也對日本進行了專門訪問。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認為,大陸的目的是弄清九月成立的菅義偉政府的對華政策,同時在明年一月美國拜登政府成立前穩定中日關係。
在「新形勢」下,中日的重點在釣魚台及南海問題,必須降溫處理。
中歐關係則將呈現政治與經濟兩條線。
文章說,同樣也是在上週,大陸與歐盟、德國之間頻繁接觸,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核心是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十七日舉行的中德兩國領導人的電話交談中,雙方都強調了年內完成談判。
也身處歐洲的俄羅斯媒體對這一動態高度重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俄方專家觀點指出,中歐投資協議不僅有助於促進貿易成長,還將刺激整個經濟鏈上的合作,歐盟也可藉與大陸的合作,增強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
不過,文章說,在中歐關係中,要特別警惕兩大因素:經濟的公平競爭與意識形態因素的干擾。
前者主要涉及智慧財產權、市場開放和國企地位,後者對大陸來說更為「棘手」。目前大陸的新疆、西藏、穆斯林和香港、南海議題,都是歐洲國內反應強烈的問題,也沒有任何讓步的跡象。
如果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後對大陸打人權牌的話,不排除會出現美歐聯手的情況,可能連帶影響大陸國內的政治形勢。
文章說,大陸與東協、日本與歐盟一直以來都存在一些問題,但在當今的世界疫情態勢下,這些問題的重要性都在下降,與此同時,美國自身在疫情的衝擊下,經濟狀況也在惡化,無力幫助盟友。
文章認為,為中美脫鉤這最壞的情況預作準備,大陸與上述三方的關係必須妥善處理,也因為大陸不能丟掉任何一方,大陸的外交必須從「戰狼」式轉為和睦。【中央社三十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