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樹下】國民黨應建立聯合競選制度
2020-11-26

二○一六年及二○二○年總統、立委選舉,民進黨大獲全勝,國民黨重大挫敗,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關鍵在於候選人缺乏整體,團隊,聯合競選觀念,分裂的國民黨輸給團結的民進黨。
公職人員選舉經過馬政府規劃後,總統,立委,縣市長,議員,鄉鎮市長,村里長等,每隔兩年舉行一次選舉,中央的總統,立委二合一選舉,以及縣市長,議員,鄉鎮市長,代表,村里長等地方選舉。
二○一六年、二○二○年總統選舉,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都是蔡英文,二○一六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輸給蔡英文三百萬票,二○二○年國民黨提名韓國瑜,輸了兩百四十萬票,兩次立委選舉,民進黨當選席次都超過六十席,國民黨三十五席與三十八席,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
民進黨為什麼兩次中央選舉大贏國民黨,區域立委及政黨不分區立委總合過半,國民黨從擁有七十多席立委剩下三十多席。
除了執政包袱,馬政府必須承擔責任之外,選舉時候,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一再與總統候選人劃清界線,失去合縱連橫,拓展票源機會之外,國民黨立委候選人過於心計,認為自己政黨總統候選人實力太弱,恐怕波及自己的立委選情,拒絕聯合競選。
回顧二○一六,二○二○兩次總統與立委選舉,蔡英文造勢會場,選區的立委候選人發動支持者參加造勢活動,營造盛大場面,反觀國民黨兩次總統大選場合,朱立倫,韓國瑜造勢場合,區域立委候選人,另有行程,避開與總統候選人聯合造勢機會,也沒有積極發動支持者出來搖旗吶喊,壯大場面,私心做崇,選舉當然會輸。
地方選舉也是一樣,二○一八年地方選舉,受到韓流影響,帶動地方選舉,縣市議員候選人眾星拱月,陪同韓國瑜造勢,營造萬人空巷場面,除了二○一八年,罕見國民黨縣市議員配合度那麼高!
選舉視同戰爭,必須眾志成城,營造團結氛圍,支持者對候選人有信心,士氣才能凝聚。相反地,組織鬆散,各自為政,連看板都不願合照,一盤散沙,力量分散,注定失敗,這是選舉常態,亦是必然現象。(張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