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飛飛逃出動物園 全力搜尋中
2020-11-25

人類在玩的「密室逃脫」現也在動物界上演!臺北市立動物園參與林務局野生動物收容救傷計畫,收容照養於臺灣動物區的雌性石虎「飛飛」,日前跑到人造仿岩上方抓趴,並鑽入破口後消失,會持續搜索,若民眾發現,不要驚擾,可立即通報園方。(見圖)
石虎「飛飛」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於今年六月二日借殖到臺北市立動物園、估計約近四歲的雌性個體,七月二十日完成檢疫後移入臺灣動物區照養。考量石虎為夜行性動物,在夜間更需要活動空間,為提升動物福祉,避免動物於夜間在相對狹小的室內欄舍發展出刻板行為,因此於夜間開放戶外活動場,讓石虎自由選擇使用。
接獲保育員通報「飛飛」失蹤的消息後,動物園同仁立即分組輪流進入戶外活動場搜尋,並檢查活動場內是否有破口或動物得以躲藏的地方,確認「飛飛」不在活動場內之後,號召更多同仁至臺灣動物區擴大搜索範圍。透過監視器影像,發現石虎「飛飛」於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七點六分至十三分之間,出現在活動場中間靠近建築物頂網的仿岩上方,持續有抓扒仿岩的動作,七點十三分「飛飛」鑽入仿岩,消失於畫面中,之後便未再看到「飛飛」的蹤影,研判她應該是進入仿岩內部。
石虎活動場中的仿岩結構錯綜複雜,因此保育員利用具有夜視功能的監視器深入了解內部構造,結合動物習性及評估可能移動的範圍後,於仿岩六處打洞增加出口,並在洞口架設木板幫助動物有更多的機會離開仿岩內部。此外,保育員亦於仿岩洞口與室內欄舍擺放食物,希望能吸引動物自行返家,可惜截至二十四日上午八點半皆無發現動靜。
動物園表示,石虎「飛飛」是救傷收容個體,右後腳因傷重截肢,目前持續巡查相聯通的人造仿岩,查看是否有其他破口。【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