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樹下】抗議行動國民黨顯得很生澀
2020-07-03

國民黨二十多名立委突襲立法院議事廳,二十個小時後遭到民進黨人數優勢逐一清空,立法院長游鍚堃宣布召開臨時會。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占領主席台後表示,蔡英文總統不換陳菊,國民黨立委絕不退場,立法院總召林為洲誇下豪語,抗議行動至少三天三夜,否則不會罷休,結果二十小時後全部退場。
沒有撤換陳菊絕不退場,占領主席台至少三天三夜,大話講得口沫橫飛,結果一事無成,是不是應該向國民黨員及藍軍支持者道歉?
時間計算國民黨立委占領主席台時間,如果扣除晚上時間,民進黨立委不可能破門摸黑而入,實際上占領主席台時間並不長,一個小時便被民進黨立委逐一架離主席台,看起來不過一場秀罷了,國民黨立委真的被民進黨立委「看破腳手」。
台灣政治史上,抗議行動從早期黨外時代延伸到民進黨在野初期,若論抗議,民進黨敢衝敢撞,經驗老到,早期抗議,每個人頭上綁著頭巾,手持標語,群眾動不動就是數千人,警察舉牌錄影,毫不畏懼,沒有一人退縮,警方施放煙幕彈,消防車一車接一車朝著抗議人群噴灑,抗議群眾手勾著手,不但沒有退回去,反而逐步往前,步步進逼,沒有達成目標不會離開現場。
現在是民進黨執政,當家不鬧事,很多六七十歲以上的民進黨支持者都有街頭運動抗議經驗,民進黨公職人員之中,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擔任國大代表,夥同另一位民進黨國代黃昭輝掀桌子抗議萬年國會,被駐衛警架離會場,蘇嘉全一戰成名,一九九三年高票當選區域立委。
以屏東縣民進黨政治人物來說,早期民進黨街頭常客,邱茂男,潘立夫,陳軍國,黃福癸,徐炳豐,張慶海,廖伯雄等,三兩天便參與抗議活動,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躺在高速公路或卧軌,癱瘓交通抗議,哪像國民黨立委,靜坐幾個小時便被淨空。(張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