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樹下】在野黨不能過度沉澱
2020-03-25

在野黨是代表人民監督執政黨第二公權力,在野黨公職民代質詢必須站在全體公民,捍衛人民權力立場質詢官員,不能像執政黨公職民代,捍衛執政者,這才符合民主國家,人民優先,人民為大原則。
這兩天網路PO民進黨高雄市議員質詢高雄市長韓國瑜及副市長李四川畫面,高雄市民進黨是在野黨,在野黨議員質詢執政黨官員,天經地義,也是責任,舉雙手贊成,完全支持民進黨議員的質詢。
可是,納悶的是過去二十年,謝長廷,陳菊主政期間,為什麼沒有見過這種畫面,資訊不發達,還是偏袒自己人,這個問題不得而知,對於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對韓國瑜市長及李四川副市長質詢地方建設內容不予置評,可是,質詢過程議員給予官員應該有的人格尊重,必然要做到。
從高雄市議會看屏東縣議會議員質詢過程,屏東縣藍綠議員溫文如雅,對縣長潘孟安及縣府一級主管的尊重,我們表示「敬佩與尊重」。
但是,議員基於職責與責任所在,該問的還是要問,該說的一定要說,應該提出糾正不要客氣,議員質詢官員如果有所顧忌,不能發揮職責所在,甚至主客異位,有失職責,不是一位負責任的民意代表。
我們並不是鼓勵議員質詢潑辣,無的放矣,言之無物,而是鼓勵議員多與基層接觸,瞭解民意,反應民眾心聲,做為執政者施政參考,而不是為滿足索取經費而放棄質詢,不知用功的議員令人遺憾。
屏東縣議會五十五席議員,國民黨,民進黨各半,也有無黨籍議員,從蘇嘉全、曹啟鴻,一直到現在的潘孟安縣長,二十年來,經歷程清水,林清都,周典論三任議長,府會關係一直保持十分融洽的局面,有人形容「府會一家親」,這種論述我們不盡認同,府會如果一家親,視同自己人,議員放棄監督政府責任,尤其在野黨過度沉澱,還要第二公權力幹嘛?(張枝明)